第(3/3)页 当然,最重要的是陈凯之有钱,昨天夜里,金陵那儿来了书信,靠着盐的售卖渠道,荀家已经搭建起来的纺织工坊已经初具规模,接着,荀家的布匹开始和盐搭售,因为盐卖得火,盐商们疯了似的求购,而这精盐独此一家,别无分号,因此盐商们是有求于荀家,荀家已下了规定,采取了配额供货制。 想要盐,好,你要多少盐,就得进多少布,你只想要盐不要布?那么抱歉了,没货。 那些盐商固然抱怨了一阵,都觉得荀家苛刻。 可精盐的买卖实在是紧俏,若是自己不进货,这货就卖别人了,到时对面的铺子里卖精盐,自己的铺子里莫非还卖粗盐不成?这买卖还要不要做? 于是固然是有诸多抱怨,可绝大多数人却不得不接受。 这就使得荀家的布坊几乎是生产多少,便可以卖多少,根本不愁销路。 更可怕的是,这些盐商们手里有了这么多布匹,难道任其烂在手里?这可不成啊,各地的盐商,哪一个不是神通广大的人?有的人索性自己开设了布铺,直接兜售荀家的布,也有的找关系,卖给各家的布店。 市面上突然多了如此多的货,自然导致了布匹价格的暴跌,不少的布商只好降价,可价格一降,荀家倒是无所谓,反正人家主要买的是精盐,布匹只是搭售而已,这些盐商们就算是拿出比成本价还低的价格卖出布去也无所谓,因为他们在布匹那儿,只要收回八成的本钱,可精盐那儿,却可以获得几成的利润,布匹亏了本,又有什么妨碍呢? 可其他的布商不成啊,一旦亏本甩卖,卖一匹,就是亏一笔,可若是不降价,自己的布又无人问津。 如此一来,大量的布坊难以为继,不得不倒闭,荀家便趁此机会,开始大规模的收购布坊,雇佣那些失去了生计的织工,整个江南的布匹买卖,重新进行了洗牌。 于是在短短时间里,荀家布坊已经开始崭露头角,成为了布匹业不容小觑的巨头之一。 这就导致,陈凯之的分红,也随之水涨船高,一个月下来,竟已超过了十几万两银子。 这是何其大的数目啊,连陈凯之都为之咋舌,说它是暴利中的暴利也不为过了。 而真正可喜的还不是这些。 可喜之处在于,陈凯之这个新的商业模式成功了,今日靠着精盐的商业脉络可以轻松的在布匹行业一跃而起,那么明日,这个模式继续复制,还可以染指许多的行业。 这颇有一些像是后世某个聊天软件的模式,因为有了这个交友平台,便可以借助着平台的渠道推广它的音乐、游戏,可谓无往不利,人挡杀人、佛挡杀佛。 精盐的平台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这配额搭售的方法,简直就是商业中的BUG啊,非要好好利用不可。 不过即使如此,陈凯之却不敢大意,这世界上哪真有一帆风顺的事,这固然是成功了,可随之而来的问题,也会开始出现。 他一路下山,一路心里想着心事,关乎于生意上的事,他必须进行一次长远的谋划才好。 第(3/3)页